自1956年建校以來,學校堅持“一切為孤兒服務,一切為教學服務”的辦學宗旨,踐行“嘔心瀝血當辛勤園丁,無微不至做孤兒親人”的教風和“勤奮求實,全面發(fā)展”的學風,共培養(yǎng)教育了近4000名各族孤兒,現(xiàn)已形成了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、涵蓋高中、高等職業(yè)技術教育和勞動技能教育的辦學格局。全校設有教務科、教育管理科、總務科、藝術團等幾個職能科室,現(xiàn)有教職員工162人,有來自全省69個縣(市、區(qū))的在籍孤兒學生600多名,另有60多名考入國內各類大學就讀。
在校學生都是失去父母、失去家庭的孤兒,學校的領導和職工肩負著教師和父母的雙重職責,堅持以“情”為基礎,以“理”為原則,培養(yǎng)孤兒孩子獨立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,努力為孩子們營造家庭氛圍,既重視日常生活的管理,更重視良好習慣、學習興趣的培養(yǎng)。孩子們晝夜有親人陪伴,四季無衣食之憂,又重新得到親人般的呵護,他們同有家的孩子一樣健康、快樂地成長著。
教學特色
學校在抓好九年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同時,開展職業(yè)教育和技能培訓,培養(yǎng)學生的一技之長和生存本領,拓寬學生的就業(yè)渠道。以孤兒藝術團為龍頭,成立了舞蹈、書法、攝影等十多個興趣小組,培養(yǎng)學生的興趣特長,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。
宣傳工作
發(fā)揮“窗口”作用,通過藝術團在省內外的演出,學校與社會各界建立了更加廣泛的接觸。有30多位省部級領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,十幾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國內外的慈善機構、企業(yè)財團、以及富有愛心的家庭、個人來校參觀考察并予以資助。中央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對我校的辦學情況進行了廣泛的宣傳,提高了孤兒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,曾多次被評為全省民政工作先進單位,吉林省模范集體、吉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、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全國民政系統(tǒng)行風建設先進集體。吉林省委省政府對孤兒學校的發(fā)展非常重視,已批準投資1.8億建設新校區(qū)?,F(xiàn)在新校區(qū)正在籌建中,兩年后,一個設施先進、功能齊全的居于國內先進水平的孤兒學校將在長春建成。
新區(qū)落成
2009年09月10日上午,吉林省孤兒學校喬遷新校區(qū)儀式在長春市舉行,民政部部長李學舉、吉林省省長韓長賦等共同為孤兒學校新校區(qū)落成剪彩。新校區(qū)可容納孤兒、殘障兒童2000人學習、生活。
吉林省孤兒學校新校園位于長春市凈月潭風景區(qū),占地20.2萬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6.3萬平方米,包括教學樓、學生宿舍樓、圖書館、體育場館、文藝中心等建筑物,可容納孤兒、殘障兒童2000人學習、生活。全部項目的建設資金主要來自吉林省近3年銷售福利彩票提取的公積金。